南征北战 谱写华章
南征福建 建设三明钢铁厂
1956年,周恩来总理主持编制出《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1958~1962年)》(简称“二五”计划)。“二五”期间,全国掀起轰轰烈烈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热潮。
50年代末期的福建,依然“手无寸钢”,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那时的三明,也只是闽西北部山区的一个县城,经济水平落后……1957年7月,冶金部召开会议,计划在福建投资兴建一座年产20万吨矿石、10万吨生铁、5万吨钢锭和4万吨钢材的钢铁厂。次年,必赢电子游戏网站的前身——冶金部冶金安装总公司第八公司500多名干部、技工,奉命南下福建,组建了近3000名的福建省冶金工业厅安装公司。组建后的施工队伍于1958年8月进驻三明,拉开建设三明重工业基地的序幕。
当年在麒麟山下、沙溪河畔,北起徐碧翁墩、南至三元台江25华里区域的土地上,建设者住工棚、睡地铺,披荆斩棘、移山填沟。经过1500多个日夜苦战,1959年10月6日,三明钢铁厂一号高楼炼出第一炉铁水。期间,公司以48天有效工期完成了第二台255m3高炉系统的安装任务,绝对工期比全国标准工期(120天)缩短1.5倍,刷新了全国同类型高炉安装工期最短纪录。
1958年至1963年期间,福建省冶金工业厅安装公司承建了三明钢铁厂、三明化工厂、三明焦化厂、福州八一钢铁厂、福建省潘洛铁矿、南平613电解铝厂、厦门氧化铝厂,以及三明水厂、三明机修厂和郭坑、宁德、漳平、西洋、顺昌等地的钢铁小洋群建设,共承担项目五十多项。
北战保定 承建化工部第一胶片厂
根据中央文件精神,1963年7月1日,福建省冶金工业厅安装公司成建制划转化工部管理,并于同年8、9月份陆续迁至河北保定,成立化工部保定机电安装工程处(1965年,经化工部批准更名为化工部第三工程处),参加国家156项重点项目之一的新中国第一个电影胶片制造厂的建设。广大职工满怀激情、斗志昂扬,在设备落后、技术欠缺、图纸缺乏、条件简陋的情况下,艰苦奋斗、共渡难关,建成醋酸纤维生产车间,为胶片工业发展奠定了原料基础;同时完成年产一亿米电影胶片配套安装工程,生产出中国第一代照相软片、黑白电影正片、彩色电影正片、民用胶卷等系列产品,并将中国人自己生产的航空航天胶片送上了人造卫星,创造了中国感光工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和骄人业绩,开创了我国胶片工业独立完整体系的新纪元。
1963年至1969年间,工程处除承建保定电影胶片厂外,还参加了北京纤维厂、北京化工厂、陕西宝鸡氮肥厂等工程的施工,均一次试车成功,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受到化工部的表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