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我们 English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
当前位置: 首页 >> 质量安全环境 >> 安全管理 >> 正文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发布时间:2011-01-08 13:22:42        文章来源:       


    

摘 要:上海是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其中危险化学品所占比重较大。为切实抓好危化品安全监管,市安监局坚持以法治安,修订监管办法;严把准入关口,规范生产秩序;建立交易市场,加强经营管理;加大工作措施,强化专项整治;加强盲区监管,开展摸底调查;发挥社会力量,实施举报奖励制度;加强源头管理,实施区域联控,初步走出了一条有效加强危化品安全监管的新路子。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 安全监管 区域联控
  
   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石油化工和精细化工产业基地之一,化工产业基础雄厚。2005年石化产业工业总产值达1783.99亿元,其中危险化学品占20%左右。目前,全市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有1万余家,其中:生产企业560家、储存企业128家、经营单位5471家、运输单位286家、使用单位约5000多家、废弃物处置单位5家以及危险化学品包装物容器生产单位47家。近年,每年通过水路、公路和铁路进出本市的危险化学品量达4500多万吨(水路3900万吨、公路500万吨、铁路100万吨),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市场。面对如此众多的危险化学品监管对象,市安监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以安全发展为指导,以“确保不发生有严重社会影响的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始终处于总体受控状态”为底线,进一步加大监管力度,采取有力措施,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加强法制建设,出台《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办法》
   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都非常强的工作,只有以法律法规为支撑,才能真正实现依法行政、实施严格的安全监管。因此,为推进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法制化的进程,市安监局牵头对2000年颁布的《上海市化学危险物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进行了修改完善,进一步强化了危险化学品监管过程中企业设立审查、过程监管、事前预防、事故查处等重要环节;今年2月16日,《办法》以市政府56号令向社会公布;4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去年颁布实施《上海市安全生产条例》后,就进一步强化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而制定的一部新规章,对进一步规范企业主体责任、政府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和相关法律责任等作了全面规定。主要特点有二:
   一是全程严格管理、紧扣薄弱环节。《办法》对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经营、使用、运输和废弃处置等各个环节实施严格管理的同时,针对存在的薄弱环节和从事故中暴露出的问题,重点加强对生产、储存、运输三大环节以及剧毒、易燃易爆、强腐蚀性化学品的监管,尽最大努力降低危险化学品对城市安全可能造成的危害。并对危险化学品企业在安全管理各个环节应当实行的制度、措施和行为规范等作了明确、具体的规定,设定了严格的法律责任,以督促企业承担起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主体责任,切实履行其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的义务。
   二是明确企业责任、完善政府监管。《办法》进一步明确了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对危险化学品安全的监管责任。按照加强属地化管理和形成监管合力的要求,既明确了区县政府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职责,又详细规定了市安监局、公安局、交通局、港口局、海事局等19个相关部门的监管职责分工,形成了危险化学品安全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二、严把准入关口,规范危险化学品生产秩序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查颁发是加强危险化学品监管的一项重要工作,对改善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安全状况,提高安全管理水平至关重要。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的统一部署,积极、稳妥、有序地推进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审查颁发工作。在发证过程中,坚持“每家核查、专家参与、盯住整改、集体会审”的原则,做到严格审查、严格标准、严格程序。对安全评价、隐患整改等每个环节落实到位、责任到人、严格把关,对“隐患不整改、条件不符合”的企业坚决不予发证。截至今年10月31日,全市共对符合安全生产基本条件,达到规定标准的560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颁发了安全生产许可证。在生产企业整改过程中,市区两级投入隐患整改资金累计达1.71亿元,平均每户达31万元,超过了许可证发放以前几年来的总和。另有83家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由于安全距离不符、整改难度大、安全隐患严重,被依法处以停产整顿或关闭。依法颁发安全生产许可证,不仅消除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潜在的安全危险,而且有效提升了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安全生产的整体水平。对5家紧挨居民、学校、医院等重要公共设施的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已全部采取了停产或搬迁措施,从源头上消除了重大安全隐患,夯实了安全生产基础。
  
   三、理顺程序、明确分工,加强危险化学品经营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危险化学品作为现代工业的基础原料和特殊商品,其需求量逐年递增,从事危险化学品经营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为了依法规范经营企业行为,积极做好经营许可证审查、颁发工作,就申请、受理、审查、批准等环节,重新制定了《上海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工作程序》,实施市区分级监管,规定了市、区县受理范围、分工及审批程序,并制定了现场审核、检查重点,制作了《上海市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审查书》。加强对区县安监局的指导,分发挥区县安监局的作用,加大了审查力度,使安全监管更深入、细致。截至今年10月31日,本市共颁发5471个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其中:剧毒化学品经营证559个,加油站证914个,其他危险化学品经营证3998个。
   另外,由于经营单位数量多、分布广、规模不一,对如何切实强化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的安全管理,规范市场行为,提出了新要求。针对这些情况,在危险化学品经营单位比较集中的几个地区,均建立了危险化学品交易市场,为一批混杂在居民住宅楼、经营场所条件明显不符的企业提供了一个集中运作、资源共享的经营平台;在为进驻企业提供综合信息服务、综合配套服务和全面质量保障的同时,也提高了政府部门依法监管的效率。
  
   四、采取积极措施,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专项整治
   本市现有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128家,储存面积达612321m2。鉴于城市范围扩大、经济结构调整等因素,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的现状和周边环境发生明显变化,有的已经直接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威胁。为此,从今年7月起,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开展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为了增强专项整治的针对性,组织有关专家,依据20部法律法规、27部标准规范,13次修改完善,编制了《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安全评价导则》。
   经过对储存企业开展安全评价、组织检查,企业治理隐患、完善措施,依法落实了储存备案制度,切实提高了危险化学品储存安全。对无法整改或限期整改仍达不到安全条件的储存企业,依法采取责令停产、转产或关闭措施,坚决杜绝危险化学品储存企业处于无序、无控状态。一些企业书面提出不再储存危险化学品(如宝山区就有14家),专项整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五、加强盲区监管,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摸底调查
   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量大面广,涉及到国民经济的方方面面。只有掌握使用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对使用单位实施有效控制,才能消除监管盲区,有针对性地加强安全监管。今年,在全市范围内进一步开展对使用单位的调查摸底。按照属地管理和便民、高效的原则,在全市19个区、县设立了使用单位登记受理点,并在媒体上发布开展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登记的“公告”。各区县也采取了召开动员大会、新闻媒体上滚动播出、建立专项工作小组等多种渠道、多种形式的宣传手段,督促使用单位积极进行登记。在此基础上,依照国家有关标准,制定了本市危险化学品使用单位安全检查评估表,组织相关安全评价机构,对规模以上单位开展现场检查、评估,全面掌握使用单位的性质、分布、安全现状、使用危险化学品品种等相关信息,消除盲区监控,夯实监管基础。
  
   六、发挥社会力量,实施危险化学品举报奖励制度
   为了发动和依靠社会各界对危险化学品单位贯彻执行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法律、法规的情况进行监督,及时发现并查处违法行为,消除危险隐患,确保生产和社会公共安全,自2004年11月1日起,开通了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电话,并同时公布了《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实施办法(试行)》和受理的范围。截至今年10月底,共接到举报185起,累计发放举报奖金经费33.15万元,最高奖励金额2000元。对于所有的举报,都由市、区县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及有关部门依法予以核查并督促落实整改,消除隐患,保证安全。
  
   七、加强源头管理,积极探索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管新举措
   (一)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制定危险化学品布局专项规划。随着本市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原本位于比较偏僻地区的部分危化品生产、储存企业逐渐被不断兴起的居民区和商业区所包围,这些企业对周边构成了潜在的威胁,安全隐患严重。依靠专项整治只能达到治标的效果,而只有通过产业布局规划、调整,才能从源头上达到治本目的,最终提高城市安全设防能力。在市安监局牵头组织下,市规划局、发改委、经委、信息委、交通局、公安局、港口局等部门联合编制了《上海市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十一五”规划》。根据本市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对全市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相对集中、园区管理、产业一体化”的原则,采取源头控制、分步实施方案,使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企业向园区相对集中,减少星罗棋布的危险源。通过总量控制、政策引导、市场调节,对规模小、危险隐患大的企业坚决实行“关、停、并、转、迁”。
   (二)联手兄弟省市,推动建立苏浙沪区域联控新机制。针对跨省市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缺乏有效监管,事故多发的现状,2005年以来,携手江苏、浙江省有关部门积极探索和构建苏浙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联控机制。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指导和大力支持下,经多方协调和沟通,今年9月28日由国务院安委办牵头在上海召开了苏浙沪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安全监管联控机制协调会。会上,三地相关部门经过充分讨论,商议、签订了《联控协议》,正式启动了苏浙沪安全联控机制。通过建立信息互动、联合执法、动态跟踪等工作机制,依法查处危险化学品运输违法违规行为,努力提升区域内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的安全可控度。目前,相关省市正按照《会议纪要》的要求,积极行动,落实措施,推进安全联控机制的完善。
   (三)打造平安上海,推进零星危险化学品配送试点。为消除市民零星购买危险化学品自提自运、夹带运输,甚至携带乘坐公交交通工具带来的安全隐患,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造条件,积极探索零星、小批量危险化学品配送试点工作。
   重点是对试点单位给予政策和资金补贴,组建零星危险化学品专业化的配送队伍,实施市民零星危险化学品购买免费配送。今年1月份,全市零星危险化学品配送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据统计,上半年,3家公司的5家门店就完成配送145吨零星危险化学品,行驶总里程为72070公里;国药试剂7家门店,完成配送试剂98吨,总行车15760公里。通过与试点单位座谈、现场调查、征求客户意见等反馈的信息来看,社会上普遍对零星危险化学品的配送试点工作反映良好,配送的过程中没有发生安全问题,也没有发生过投诉。下一步将在总结完善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零星配送实施范围。

  (4)在运输管理中的应用
   危险品运输车辆上都安装GPS卫星定位系统,每分每秒的行驶信息,都在“掌控”之中。运输车辆如果偏出指定路线一定距离或进入敏感区域,信息管理中心会自动报警,后方监管工作人员可以远程控制车辆,并切断车辆的油路或者电路。同时,信息管理中心还可以随时对车辆驾驶人员是否存在违规行为进行监控,司机如超速或3个小时以上疲劳驾驶,也会向后方监控台报警。此外,如果车辆一旦发生碰撞,驾驶员只要按动系统在车上设置的传感器,信息管理中心管理人员将会接到手机报警,可最快速度实施救援,并通过RFID标签读取所运输的危险品信息,以最短的时间采取措施。
  
  
   基于RFID为基础的危险品物流配送方式,自此跟踪开始,无论危险品在仓储中心,还是在运输途中、最终用户使用中,都可以掌握其一切行踪。这种配送方式完善地了解全部物流过程,大大降低了传统管理流程的消耗费用,提高了工作效率。
  
   4 RFID推广使用存在的问题分析
  
   (1)标准问题
   RFID标准大致包含两类:一类是技术标准,如符号、射频识别技术、IC卡标准等;另一类是与RFID应用密切相关的标准,例如EPC(电子产品码)和相关软件技术。由于每个RFID标签中都有一个唯一的识别码,如果它的数据格式有很多种且互不兼容,那么使用不同标准的RFID产品就不能通用,而数据格式的标准问题涉及到各个国家自身的利益和安全,目前已形成了13本“泛在ID中心”和美国EPCGlobat两大标签标准组织互不兼容的对抗局面。目前还没有正式的关于RFID产品(包括各个频段)的国际标准,ISO/IEC18000还只是一个草案。这势必对未来的RFID产品互通和发展造成阻碍。
  
   但是,应该看到,我国政府也13益重视产业发展及标准化工作,信息产业部、科技部、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等十四大部委正准备成立一个国家级的“电子标签标准化工作组”,并开始编写《中国白皮书》(暂命名),新标准将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前提下,将谋求与国际标准相互兼容。相信通过国家主管部门的努力,可以使与RFID的技术标准得以确定,而与RFID行业相关的标准,在2003年11月EPCGlobat已经推出EPC一1,我国也在加强相关标准的研究工作,根据各行业的情况,建立统一的EPC(电子产品码)物品编码标准并争取与国际接轨,也指日可待。
  
   (2)安全问题
   当前广泛使用的无源RFID系统还没有非常可靠的安全机制,无法对数据进行很好的保密.RFID数据还容易受到攻击,主要是因为RFID芯片本身,以及芯片在读或者写数据的过程中都很容易被黑客所利用。此外,还有识别率的问题,由于液体和金属制口等对无线电信号的干扰很大,RFID标签的准确识别率目前还只有80%左右,离大规模实际应用所要求的成熟程度还有一定差距。RFID具有唯一的ID并且这个唯一ID是在制作芯片时放在R0M中的,并且读写器与标签之间可以设置相互安全认证过程,随着科研水平的提高,相信加密技术会更加完善,特别是我国政府大力发展我国编码体系的实施和应用,也为确保信息安全和经济安全提供了保障。
  
   (3)成本问题
   相关资料显示,RFID技术研制成本较高,在短期内又无法形成规模效应,因此使得标签的成本一直居高不下。目前国内一个RFID标签的价格大概0.7元.而条形码的成本一般在0.02元左右。除使用RFID标签,还需要配置与其相关设备,仅一个阅读器目前的价格都在1000美元以上,企业如果配置几十台、几百台这样设备,也是一笔巨大的投入。成本问题是影响RFID在危险化学品物流领域应用的最主要的问题,资料显示,丝网印刷技术的开发成功,RFID标签成本可以得到大幅度的降低。如果危险化学品监督管理部门在GMP、GSP具体实施过程中能推广使用RFID,只要有更多的企业使用RFID,发挥规模效益.就可以使成本进一步降低。
  
   综上所述.虽然作为危险化学品管理领域的新兴RFID技术才刚刚起步,它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但每个新事物成长都需要一个过程。RFID在危险化学生产、出入库和运输管理中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危险化学品管理的工作效率,使供应链管理更加科学,而且解决了危险化学品物流中存在的管理盲点,保证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和质量。可以设想,RFID必将在危险化学品物流管理领域引起一场变革,并成为未来危险化学品物流领域一个经济增长点,创造出应有的价值。(安全文化网)

上一条:·射频识别技术在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下一条:提高安全文化素质 筑牢安全防线

版权所有:必赢电子游戏网站 - 必赢bwin官网登录入口2024

技术支持:必赢电子游戏网站宣传部

陕ICP备06010728号-1 推荐使用1024*768分辨率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