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笔者来到化建一公司承担勉县—康县输气管道工程施工现场,只见巨大的挖斗上下翻飞,破碎锤此起彼伏,发动机的轰鸣响彻山谷,施工便道在脚下延伸,一根根钢管被送上险峻的山顶。分布在勉县天荡山、雷公山十多个施工点的20余台挖掘机和200余名施工人员头顶烈日,挥汗如雨地紧张施工。
勉县—康县输气管道工程是我省“气化陕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年设计输气规模10亿立方米。公司承建了施工难度最大的26.7公里管线,其中林地约12公里,道路穿越35处,河流穿越34处,途径4个乡镇。工程建成后,将实现我省与省外天然气主干线的互联互通,为我省特别是陕南地区开辟了第二气源点,可有效缓解汉中市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面临的能源需求压力。
为了保证管道施工质量安全、降低工程成本及确保施工工期,项目经理许毛选带领项目征迁负责人李贵林、技术负责人牛宝勋、施工负责人刘卫兵等一次次走进荒无人烟的崇山峻岭进行实地勘察,完成线路优化调整15处,约6.7公里,占总线路的四分之一,为控制成本和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说到勘察天荡山段线路,刘卫兵告诉我们,有一次许经理和他及李贵林、牛宝勋为了优化线路,从早晨8:30一头钻进茫茫林海,山上没有道路,更没有人烟,他们手持木棍和砍刀,既要提防随时窜出的毒蛇,又要砍伐荆棘开路,原以为半天的路程所以没有带食品和水,最后竟然走了将近8个小时,到下午4点左右才翻过大山。正常人走8个小时的山路也会饥肠辘辘、疲惫不堪,更何况许经理血糖高,长时间不吃东西就会造成低血糖、腿脚发软无力,他们全凭着对工程认真负责的信念,支撑着疲倦的身躯,相互搀扶着走出了山林。
经过几个月的紧张施工,8月份该工程已完成扫线26公里,管道焊接22公里、防腐完成21公里,管道下沟19公里。已成功翻越了本次施工难点之一,上下高差300米、坡度超过40°、长1.2公里的雷公山;从雷公山顶眺望,一条输气管道正向远方延伸、已初具规模。
目前,项目施工到了难度最大的“卡脖子”区间,即:穿越上下高差500米、陡峭之处坡度达70°的天荡山。项目经理许毛选说:“本施工项目最难之处就是翻越天荡山,这里山大沟深、巨石林立,地势险要,是我多年长输管道施工所遇见施工难度最大的管线工程。”
针对天荡山地段山高、坡陡、石头多的地理实况,项目部组织专人编制了安全施工专项方案和高坡、陡坡土石方开挖安全专项应急预案,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做到关键时刻临危不乱、工作有序。为了加快施工进度,目前施工人员正在从山的两侧底部同时向上推进作业,工序紧密衔接、环环相扣;尤其在天荡山的北边距离山顶约500米、坡度达70度的陡坡地段,由于山高坡陡、沟壑纵横,主要由岩石构成的地质条件,给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完全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笔者在现场施工人员的带领下,匍匐在地、手脚并用爬完了施工线路全程,途中遇到4名身形灵巧的当地山民,手拉安全绳艰难攀岩而上。据现场负责人介绍,他们正在开山辟路、伐木搬石,为施工扫清障碍。据悉,为提高山区管道的施工速度,此段施工将采用“机械牵引布管,人工沟内组对”的方法,即在山顶安装一台卷扬机,在管沟内设置滚轮或轨道等辅助设施,将单根管牵引运送,用管架在沟内进行组对的施工方法。虽然险峻的地理环境给施工带来了很大难度,但项目部全体职工一致表示将克服重重困难,保质保量保安全如期完成施工任务。
站在天荡山之巅,俯瞰绵延大山,看着在40度山坡上上下穿梭、行进自如的挖掘机;看着在丛林手持砍刀、披荆斩棘、埋头苦干的化建职工;看着山间弯弯曲曲,时隐时现,盘旋环绕、不断延伸的天然气管道犹如一道巨龙盘山而起。这一幅幅画面,使我情不自禁的想起了毛泽东主席的一首诗----《七律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这首诗难道不正是我们化建铁军不怕困难,勇敢顽强,敢打敢拼的真实写照吗?眼前的一切,我从内心深处为英勇的化建人骄傲,为我是一名化建人而无比自豪(刘双春、许毛选)